跳到主要内容
返回

近期貿易政策對大中華股票的影響

8/4/2025

最新一輪以關稅為核心的貿易政策發展已引起市場關注,包括中國最近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的反制關稅。貿易角力引發了市場避險情緒,全球股市出現明顯調整。在本期投資通訊,我們將深入探討相關措施,並評估其對大中華股票的影響。

中國內地對美國關稅的反應

儘管美國對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所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高於市場預期,我們相信中國內地仍有不同的反制行動選項。例如,當局在2025年4月4日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1

中國內地的反制措施摘要1

  1. 對所有貿易夥伴實施稀土出口管制。
  2. 將11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主要為與國防相關企業)。
  3. 禁止6家美國企業向中國出口農產品。
  4. 對美國出口的電腦斷層掃描(CT)球管展開反傾銷調查。
  5. 對一家美資企業旗下中國子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
  6. 就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

對中國來說,關稅並非新鮮事。過去幾年,中國內地對美國的出口份額下降,但同時輸往其他地區的出口則上升,反映中國內地已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舉例說,在2017年,中國內地對美國的出口(佔中國出口份額)為19%,及至2023年,比率已降至14.8%(見圖1)。

儘管如此,中國內地仍從美國進口化工、農業及林業產品,以及通訊設備等(主要類別)商品(見圖3),但這些商品亦正面臨中國內地實施的報復性關稅。

圖1:中國出口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

圖2:商品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國內生產總值所佔%,過去12個月總和)

Goods exports to GDP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

圖3:中國15大美國進口貨品(按行業劃分,2024年)Top 15 Chinese imports from the US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2025年4月

應對不明朗因素的各種政策工具

中國內地已準備好應對外圍不明朗因素。在2025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當局強調:「為應對本地及外圍不確定性因素,中央財政已預留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當局亦可作進一步的行動,例如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已宣佈將人民幣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加碼至3萬億元人民幣。請按此參閱我們早前的報告

我們預期,未來將有更多財政政策出台,而且正如兩會期間當局所言,仍有空間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此外,中國內地在2025年3月30日宣布,向四家內地銀行注資5,200億元人民幣。這項措施易影響正面,讓有關銀行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支持商業機構及中小企業的發展。

科技自給自足    取得良好進展

年初至今,中國內地與科技相關的行業均錄得明顯上升,包括人工智能和機械人,以至硬件、軟件和自動駕駛。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市場對中國內地人工智能與科技加速發展的樂觀情緒加劇,不少企業加快應用人工智能與推理,都引發有關科技本土化發展。整體而言,中國內地持續推進自主科技發展,情況令人鼓舞。

預期有更多支持消費政策出台

消費仍然是中國內地經濟的重要動力。自2024年第四季起至2025年,消費品(如電子產品、家電及通訊設備)「以舊換新」政策已有效帶動內需增長。中國內地亦可能推出更全面的政策刺激消費,例如透過支持就業、提高養老金及長者/兒童照護福利等,增加居民收入及財富。

台灣地區的半導體業獲豁免對等關稅

2024年台灣地區貨物輸往美國佔當地出口總額比例增至約24.1%,幾乎是2017至2020年期間的兩倍(見圖4)。按產品類別劃分,資訊、通訊、視聽產品和電子零件仍然是主要類別。然而,目前半導體業已被排除在對等關稅清單之外,這對台灣地區來說是利好消息。中期而言,我們仍然看好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

圖4:台灣地區:五大出口目的地(佔出口總額的比例)

資料來源:台灣財政部、摩根士丹利研究

大中華策略採取防守性部署

MSCI明晟中國指數成份股的美國收入比重不到3%,處於偏低水平(見圖5)。

我們的大中華股票策略採取防守性部署,因為投資團隊近期已沽出一些中國內地的科技、媒體和電訊公司以及台灣的資訊科技和硬件企業,先行部份獲利。與此同時,我們增加內需相關領域的投資,例如中國內地軟件、消費和康健護理股份。

然而,從中長期來看,我們繼續看好先進製造業龍頭,人工智能和機械人供應鏈的受惠者,以及本土小眾消費市場的龍頭企業。中國內地持續加快科技自給自足的步伐,並取得顯著的技術突破,維持領先優勢。

圖5:MSCI明晟中國指數成分股過去12個月的收益分佈(按市場劃分)

MSCI China last 12 months revenue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2025年3月

下載全份文件

 


 

1 中國商務部,2025年4月4日。

  • 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導致市況波動的應對策略

    美國近期改變關稅政策,令全球市場出現全新的發展格局,同時為投資者帶來挑戰與機遇,唯有深入了解事態發展才能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多元資產配置副主管兼高級組合經理Marc Franklin分享他的投資觀點。

    閱讀更多
  • 關於美國對等關稅的最新觀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4月2日公布了對等關稅的細節,引起了金融市場的波動。環球首席經濟師 Alex Grassino及多元資產方案團隊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觀點。

    閱讀更多
  • 全國人大會議要點及大中華股市後市動力

    除了人工智能及人形機械人技術近期發展取得突破外,我們也觀察到其他正面催化劑,進一步支持區內市場造好。

    閱讀更多
查看全部
  • Solutions for navigating market volatility amid U.S. tariff changes

    Recent changes in U.S. tariffs have introduced new dynamics to the global market landscape, presenting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ors. Understanding these developments is essential for making informed investment decisions. Marc Franklin, our Deputy Head of Multi-Asset Solutions, Asia, and Senior Portfolio Manager provided his view.

    閱讀更多
  • The implications of recent trade policies on Greater China equiti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ariff-centric trading policies has been on the market’s radar, with a recent retaliatory announcement by China that imposed a 34% levy on all US-imported goods. In this note, we examine the measures more deeply and assess their impact on Greater China equities. 

    閱讀更多
  • Quick thoughts on US reciprocal tariffs

    The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nounced reciprocal tariff details on 2 April, 2025, which has introduced volatility to the financial markets. Alex Grassino, Global Chief Economist, along with the Multi-Asset Solutions Team (MAST), Macroeconomic Strategy Team, share their latest views.

    閱讀更多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