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不少能提供「收益」的投資工具,但它們特性有別,收益的波動性及風險亦不盡相同。仔細認識,有助找到合適的工具,擴闊收益來源。
派息基金:這類具分派特點的互惠基金,一般會定期派發收益。雖然派息率通常都沒有保證,但與分散投資的情況一樣,投資組合內所有持倉同時不派息的機會較低,而基金管理人亦有權將之前沽貨所得利潤(資本收益),甚至資本用作派息,因此投資者面對「無錢收」的可能性較低。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按法例規定,房託必須將除稅後的大部份淨收入作出分派,不能因應經濟或經營環境而暫停派息。只要淨收入維持正數,基金單位持有人理應可按例獲得分派收益。
優先證券:優先證券是同時兼備股票及債券特性的混合證券,通常定有固定派息率,而發行人一般都是大型及受到高度監管的機構及公司,例如銀行或公用事業,它們普遍具有較高及較穩定的現金流,故一般較有能力派息,而違約率較高收益債券為低。
期權:沽出認購或認沽期權,投資者可率先收取期權金(收益),而毋須等到期權到期日。不過,要留意收取期權金並不意味整體投資取得正回報。一旦相關資產走勢與預期背道而馳,即沽出認購(認沽)期權後,資產價格上升(下跌),整體回報亦有機會錄得虧損,令期權金未能完全抵銷行使期權的損失。
(收益系列‧三之二)
想知道收益投資的重要性,請按此。
想了解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如何加入收益的元素,請按此。
1 資料來源:全球高收益債券和全球投資級債券違約率來自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1990-2017年的優先證券違約率由富國銀行計算。由於富國銀行於2017年後停止提供相關資料,宏利投資管理從2018 年開始使用ICE BofAML US All Capital Securities Index來計算年度違約。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
2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的股息分派、派息次數及派息金額/派息率獲得保證。即使錄得正分派收益,亦非意味可取得正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