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宏利投資管理的研究1顯示,香港人在平衡家庭財務責任與個人退休規劃方面面臨挑戰。隨著香港人口結構的變化,研究結果建議香港市民應重新調整其財務策略,採取以收益為本的方式,以滿足個人及家庭的長期財務需求。
這項研究是宏利投資管理「不一樣亞洲」退休系列的一部分,旨在探討香港、印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六個市場人士的退休準備情況。
根據研究,81% 的 25 歲或以上香港人將家庭需求置於自身需求之上,這趨勢與亞洲其他地區一致。在香港,57% 的人承擔著對父母的財務責任,略高於需承擔子女責任的比例 (55%)。然而,這種強烈的責任感也帶來了代價——超過 50% 對年長家庭成員負有財務責任的人表示,照顧年長親屬是個財務負擔,這一比例是區內第二高。這也促使人們渴望通過投資來實現更好的平衡。
儘管面臨這些壓力,需要負責年長親屬財務狀況的香港人裏,有44% 從未與他人討論這些責任,這一比例在各市場中位居前列。此外,這 44% 内,僅有 2% 的人曾尋求專業財務建議,而同時,69% 的香港人表示,他們在退休財務方面基本上是自行處理,幾乎沒有專業指導。很多受訪者更認為財務規劃師未必能理解他們的需求,這突顯出人們未能理解專業建議在退休規劃中所能發揮的作用,事實上,這些建議或許能有效減輕他們的憂慮。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養老金負責人邱鎧平表示:「香港人對家庭照顧的承諾令人敬佩,但同時也必須重視個人的財務福祉。平衡個人退休規劃與家庭責任並不意味著其中一方必須被犧牲。市場上有許多資源可以幫助達到這種平衡,例如共同基金、定期儲蓄計劃、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其他投資產品以及退休保險等。」
香港人的投資組合較多以現金為主,情況在單身人士中特別顯著
調查顯示,與區內其他地區相比,香港人更傾向於在資產配置中持有現金,這種現象在單身人士以及沒有子女的已婚人士中特別明顯。
沒有子女的單身人士平均將 53% 的資產配置於現金或定期存款,遠高於亞洲區內的平均比例 (44%)。另一方面,沒有子女的已婚人士則將 49% 的資金配置於現金,相較之下,仍較亞洲平均比例 (45%) 高。
邱鎧平表示:「香港人偏重現金的投資策略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近年來他們一直受惠於香港銀行提供的高存款利率2。然而,隨著利率的下調,他們需要重新審視並調整其投資組合,以維持相同的收益水平。」
「傳統觀念可能認為,父母更偏好高流動性資產,因此會持有更多現金以應付家庭開支。但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個群體的投資組合反而更加多元化,對現金的依賴較少,並更注重於其他資產類別。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啟示,因為擁有穩定收入也意味著可以長期滿足他們的其他需求。」
人口老化與勞動力萎縮加劇了香港人的經濟壓力
香港的人口結構挑戰日益顯著。65 歲以上人口佔 19.1%,50 至 64 歲的成年人佔 24.5%,因此香港被列為高齡化社會。另外,香港的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到 44.9 歲,目前是亞洲第二高3。
與受惠於「人口紅利」的亞洲年輕國家相比,香港勞動年齡人口的縮減為經濟和社會服務帶來了額外壓力4。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士數量減少,可能無法有效支撐不斷增長的退休人數,進一步加重整體社會的經濟負擔。單靠現金儲蓄將難以產生足夠的回報,以應對日益延長的退休期和不斷增長的醫療成本。
邱鎧平補充道:「雖然現金能幫助保存退休儲蓄並支付日常開支,但它可能無法跑贏通脹,從而限制了長期財富的增值。由於香港人對投資的配置比例較低,他們有機會通過多元化投資組合,加入提供穩定收入的收益型金融產品來提升財務安全。主動地採取相應措施,如與家人和專業財務顧問公開討論財務責任和退休計劃,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此外,他們可以考慮利用強積金計劃中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TVC) 計劃,為退休儲蓄創建一個獨立的投資組合,以補充其強積金儲備。」
1 宏利投資管理邀請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的樓瑋群教授擔任宏利「不一樣的亞洲」退休系列報告的顧問。該調查於2024年4月至5月期間進行,對象為來自香港、印尼、中國大陸(北京、廣州和上海)、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等地,屬於中低至高收入階層的4,000名人士。
2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section-news/section/2/258409/Virtual-bank-Mox-enters-deposit-race
3 不一樣的亞洲:人口挑戰, 宏利投資管理
4 不一樣的亞洲:人口挑戰, 宏利投資管理